隨刊發行的藝術檔案
  • 美術館刊物是什麼?面對功能性到媒介的轉換,該如何華麗轉身?數位的呈現方式又該如何與美術館精神契合?本期內容聚焦於「刊物」的討論。

文:林怡秀
1983年底,臺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落成,隔年一月《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自第20期起更名為《現代美術》)創刊號發行,在此之前,臺灣讀者對現當代藝術評論、作品等相關資訊的閱讀,主要來自私人發行的藝術雜誌,如1971年創刊的《雄獅美術》、1975年創刊的《藝術家》等。隨臺灣公立美術館在1980年代後陸續設立,我們可以發現「美術館館刊」的內容也在時代的更迭以及各館不同的發展目標中被逐漸調整。


編輯台上的限地創作

美術館館刊早期主要功能不外乎是以館方為發聲主體、由館內研究員論述相關發展概念、典藏研究、展覽策劃等說明,在篇幅的規劃上以文字為主,內容多半圍繞館內活動,如北美館198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創刊號,便是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組織與展望〉、〈美術館展覽的未來動向及長程計畫〉與當期展覽、下期預告與相關概念評述等文章所構成。

北美館刊自1988年更名為《現代美術》,迄今已發行近200期。面對目前讀者多以網路閱讀即時活動訊息的習慣,具時效性的資訊提供已不再是館刊的任務。做為臺灣最老牌的美術館刊,《現代美術》近年來也在內容上進行調整,並試圖拉出與商業藝術雜誌及其他美術館刊物的區別,除了在主要的專題規劃上仍扣合館方當期重要展覽與作品評述外,在其他單元的分佈上亦開始趨向對國際策展、創作案例的觀察與深度評論。

另一方面,自175期(2014)開始加入,每期針對一位臺灣藝術家進行深度專訪的「藝術家特寫」,與隨之搭配、邀請該名藝術家進行隨刊創作的「書中美術館」1,則成為目前《現代美術》最具特色的單元,讀者在購入刊物的同時,也等同一併收藏了當期藝術家的限量小型作品。

若先暫時離開「美術館刊物」這條出版脈絡,這種以「作品書」概念向藝術家提出的紙上合作,最知名的例子應是創立於瑞士蘇黎世的半年刊《PARKETT》。從1984年創刊號起,《PARKETT》每期皆邀請當下備受矚目的藝術家進行以雜誌為單位的創作計畫,或藉由編排設計參與內頁小型紙上作品單元,專題則由受邀藝術家推薦作者,對當期藝術家作品進行深度研究書寫。

創刊33年,曾參與《PARKETT》刊物創作計畫的藝術家超過270位,其中不乏Louise Bourgeois、Tracey Emin、Richard Serra、杉本博司等知名藝術家。如此獨特的編輯概念使刊物本身成為極富收藏意義的限量作品,也讓藝術更直接地藉由書店銷售管道進入到公眾領域與一般讀者手中。


專注發展的研究路線

於1988年開館,2004年7月整建後重新啟動的國立臺灣美術館,其主要發展方向除了以國家級別美術館身份積極與國外美術館交流外,以臺灣現當代美術發展為主的典藏研究更是國美館所強調的特色。這類的研究方向可以從國美館自整建重啟前三年(2001年)開始發行、以臺灣美術史發展梳理及相關學術評論為主的《臺灣美術學刊》中讀到。

而隨近年藝術媒體平台的發展成熟,國美館也自2019年4月起每月(後改為雙週)推出線上版的《國美E讀誌》。在內容規劃上,《國美E讀誌》定位在「為讀者開啟第一道輕鬆看展的大門」,每期邀請一名特約作者書寫「專題視線」、「人物視角」兩篇文章,另搭配數量不等的當期館內展覽資訊,面對目前其他藝術平台在網路流量上的來勢洶洶,《國美E讀誌》的內容似乎稍顯不足。

另一本同樣強調美術館自身研究特色的刊物,為高雄市立美術館2005年起發行的《藝術認證》。1994年成立的高美館,為臺灣第三座公立美術館,但刊物的發行卻未如前述兩館一般,在開館時期便有規劃,一直到致力於藝術創作和臺灣意識推動的第三任館長李俊賢起才創辦館刊。

在2005年的創刊號中,《藝術認證》便以「高雄」、「南方」的藝術特質為討論主體,南臺灣藝術創作生態發展、文化政策、公共藝術相關討論都在日後刊物編輯過程中不斷重複梳理與凸顯。另一方面,高美館在李俊賢館長任內發展出的南島藝術研究,也在《藝術認證》第28期(2009)「搖滾!蒲伏!南島當代藝術」、第31期(2010)「台11線上的藝術風景」等專題中詳細討論。此時期的高美館刊在塑造特有議題的目標設定上,應屬臺灣各公立美術館刊物中方向最為鮮明的一本。


以城市為單位

近年來,美術館刊物的編輯概念和特質越具獨立與成熟,2016年3月,台南市立美術館仍在籌備階段便先行推出《臺南美術》創刊號,首期專題以數位國際知名的館長及策展人專訪構成的「美術館的未來」,並列出許多以城市為單位的優秀美術館案例,第二期進一步介紹美術館建築師「坂茂」,藉由重返現場的方式,重新爬梳建築師對這個時代的美術館想像,在專題的編輯構思中,讀者似乎也得以窺見當時這座即將落成的美術館對自身的期許。

《臺南美術》於第六期之後停刊,2019年2月美術館正式開幕後出版另一本風格不同於先前、「嘗試將日常文化與藝術家生活融合為一」的《覓南美》,創刊號以前輩藝術家郭柏川為專題,隨後每期陸續以顏水龍、許淵富、沈哲哉、許武勇、蔡草如、潘元石等台南藝術家為刊物主題。

同樣在美術館成立前先發行刊物的還有即將於今年(2020年)下旬開幕的嘉義市立美術館,館刊《回歸線》先以「想像一座美術館」為題於2019年底創刊,在這座前身為日治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的歷史建物以新身份重新亮相之前,梳理嘉義城市與藝術發展之間的連結。

同樣在美術館成立前先發行刊物的還有即將於今年(2020年)下旬開幕的嘉義市立美術館,館刊《回歸線》先以「想像一座美術館」為題於2019年底創刊,在這座前身為日治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的歷史建物以新身份重新亮相之前,梳理嘉義城市與藝術發展之間的連結。

刊物規劃由嘉義美術館的三大發展方向:「嘉義美術史」、「當代藝術性與跨領域議題」、「國際視野與在地藝文能量」為出發,在畫都嘉義的內涵及底蘊上,將過去的歷史發展與當代藝術視野、策展概念等內容相互對照。而除了針對藝術相關領域的書寫,在部分單元的設計上也保留對於在地生活、人文觀點、藝文教育與跨領域議題的討論可能。


藝術刊物的數位之途

2010年前後,數位閱讀習慣的普及加速了紙媒雜誌的萎縮(2010年前後智慧型手機問世,2012年時已有半數的北美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各類紙本雜誌發行量在2007年左右便有明顯驟減。2012至2017年,出版界老牌報紙、雜誌停刊或全面轉為付費線上閱讀的消息不斷,其中尤以原本閱讀就偏小眾、製作成本相對昂貴的藝術類雜誌首當其衝,即便是前述獨具特色的《PARKETT》最終也難以抵擋當代消費習慣的變化。隨第99期而出的停刊預告與感謝信中,《PARKETT》指出這項決定來自「數位時代所帶來閱讀行為的根本改變」,紙本《PARKETT》於2017年夏季推出第100/101期後正式停刊,過往刊物全部內容改為線上圖書室形式供讀者閱讀。

這波數位閱讀的消費影響重災區包括中國,原因為2006年前後中國當代藝術交易在市場炒作中膨脹,使中國國內藝術雜誌大量增長,當年度便有約40多種商業藝術類型的紙媒創刊發行,其中最具代表性包括《hi藝術》。這波紙媒榮景很快就受到2008年金融海嘯、奢侈稅、市場泡沫化與書籍消費方式轉換等影響,2012年前後小型媒體開始不敵虧損而退場,《外灘畫報》及中國國內發行量最大的藝術雜誌之一《芭莎藝術》也在2015到2016年間陸續停刊。

相較商業藝術雜誌受限於廣告收益的影響,美術館刊物在此之中雖然相對獨立,但仍需面臨訊息觸及方式是否有效的考量,如英國Tate美術館自2004年開始出版的《TATE ETC.》便同時擁有紙本雜誌與線上文章兩種閱讀選擇,可觸及讀者範圍也更為廣泛。而回到當前紙本刊物的設計上,除了內容亮點外,無論是對議題的深入程度或裝幀的特殊性,都構成是否值得收藏的要素。目前雖有大量線上平台接續這些刊物的功能,但多半仍是以基本的卷軸式文章內容搭配圖片,或僅是將紙本內容轉製成可供下載或線上閱讀的PDF檔案,在編輯設計的變化程度上反而略遜紙本一籌。

在迎向新的閱讀時代與讀者之際,美術館刊物如何可能在這樣的過程中進一步嘗試不同的閱讀方法,使館刊成為隨刊發行或流動於網頁中的藝術檔案,將會是未來新的美術館在硬體建設之外需要再更細緻思考的一環。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總編輯:龔雅雯
企劃編輯:于玟、翁玉琴、陳春美/執行編輯:鄭羽婕、阮楨鈞
出版機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承製:好料創意有限公司

2020秋第007期|美術館與它的數位想像
隨刊發行的藝術檔案

美術館刊物是什麼?面對功能性到媒介的轉換,該如何華麗轉身?數位的呈現方式又該如何與美術館精神契合?本期內容聚焦於「刊物」的討論。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