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楊欣儒談美術館與群眾的共融探索——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為例

觀察/楊欣儒談美術館與群眾的共融探索——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為例

近年來美術館試圖走下象牙塔和群眾建立連結,「我們服務的對象究竟是誰」常是美術館從業人員不斷詢問自己的問題。美術館依據各自規模和屬性逐漸發展出多元和群眾連結的方法,許多美術館這幾年開始自我省視,檢討一直以來將觀眾視為被 動接受者的優越姿態,紛紛重新定位美術館和群眾之間的關係,從觀眾到協作夥伴,試圖考量群眾的需求,並反應周遭社會變化,因應這樣的轉變,不少美術館陸續將「教育部門」改名為「學習與群眾參與部門(Learning and Engagement Department)」,去除「education(教育)」一詞中隱含的上對下關係,筆者任職的 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即是一例。

當然,實際上美術館和群眾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改了名就會產生蛻變,從工作人員到機構,得有根本性觀念上的轉換,並透過和群眾持續對話不斷調整。接下來我將就近身觀察,淺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值得借鏡的觀點、作法及挑戰。

專業教育工作者作為和群眾連結的媒介

在各種和群眾連結的教育推廣活動中,導覽是最主要在展間探索作品的活動型態。筆者這幾年觀察到美國和台灣美術館提供親子與學校導覽時,有一點根本上的不同直接反映在活動成效及品質——帶領的是專業教育工作者、還是導覽志工。

紐約有提供親子和學校導覽的美術館,絕大多數都是聘請專業教育工作者來進行導覽,任職於美術館的教育工作者常見的職稱如 Teaching Artist、Educator、Artist Educator,而 MoMA 去年將這個職稱改為 Learning Specialist(學習專家)。不論職稱為何,大家都有各自的專業範疇,像是視覺藝術、藝術史、文學等,但顧名思義,教育才是這份工作的核心,我們大多都有相關的學經歷,能夠掌握和不同群眾連結的方法。同時,各個美術館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透過定期訓練課程確保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與其理念相符。

其中一個例外是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常稱為 The Met),學校導覽多由志工帶領,不少學校老師反應品質參差不齊、很看運氣;因為是志工,美術館方大都難以要求,筆者就曾經觀察到微歧視性觀點的言論,相關同仁也只能無奈地兩手一攤。

先前筆者在台灣某美術館觀摩親子導覽活動也是由志工帶領,過程中充斥大量單向的知識傳遞,有獎徵答也無法讓孩子保持注意力和興趣,此外,導覽內容還夾雜了志工本身對職業的強烈主觀意見,參與者並沒有被賦予空間真正地參與。


(圖說:筆者帶領 MoMA 親子導覽活動照片,親子積極參與、分享所見所想。)

經費用在專業上 才能真正和群眾創建關係

以 MoMA 學校導覽的作法為例,我們會事先和學校老師聯繫,了解他們的期待與需求,再根據不同年齡、身心發展狀態、在校學習內容、興趣喜好、語言需求、群體屬性等來客製教案內容,以參與者為中心,建立可以放心參與、允許犯錯的環境,循序漸進藉由能鼓勵積極參與和自主學習的對話及活動,豐富學生的參觀經驗。

筆者不久前遇到一位高中生,老師告訴我:「他本來不打算來的,因為他說美術館不屬於像他這樣的人,他覺得在這裡他會很不自在。」我看著他在活動過程中,從悶不吭聲到侃侃而談,最後甚至表示很期待再訪。那天我知道自己有把工作做好,也更深信即便一次短短參訪也能讓原本對美術館充滿距離和懷疑的人發現,美術館是屬於他們的、是他們可以運用的資源。

和群眾建立連結無庸置疑是個專業,美術館應該要將經費投注在能夠提供專業的人員上,才能真正和在群眾建立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MoMA 偶爾也會與專職藝術家合作帶領教育推廣活動,在思考合作對象時,會特別注重這位藝術家是不是擅長和活動的目標群眾互動。


(圖說:美術館的展間探索活動中,除了對話以外,我們常運用不同活動型態融入多種感官體驗,鼓勵多元學習模式,圖為參與者在 Shuji Mukai 的作品前創作的活動畫面。)

依據群眾需求發展適性內容 透過夥伴合作深入社群

美術館作為終身學習的場域,應該讓所有人——不論年齡和身體狀態——都感到歡迎。不過每個人都是獨特個體,擁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同樣的內容難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需要「分眾服務」搭建美術館和各群眾間合適的橋樑,紐約各大美術館耕耘分眾服務已行之有年。以筆者任職的 MoMA 學習與群眾參與部門為例,部門內以服務對象細分為不同組別:公眾、學校、青少年、親子、及特殊需求的群眾。

就特殊需求群眾來說,我們有幾個定期的公開活動,如為身心障礙人士及其親友設計的 Create Ability、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其照顧者設計的 Meet Me at MoMA、針對聽障人士設計的 Interpreting MoMA 手語導覽等。除了依據需求發展分眾內容,各組別也會透過夥伴合作深入社群,像是和專責 LGBTQ+長者權益與服務的非營利機構進行長期合作,或者舉辦給學校老師的專業進修活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進一步分享美術館的資源。


(圖說:圖為辦給學校老師的專業進修活動的共同創作部分。和老師延伸合作不只是分享美術館的資源,也讓我們更了解老師們的期待和需求。)

在能真正服務所有人之前得先排除障礙

美國的美術館長久以來以白人男性為中心的價值系統、菁英式作為、及高價門票架起了一道道文化與階級的高牆,MoMA 的實際參觀人口組成和紐約市人口組成相差甚大,館方近年透過不同嘗試吸引當地居民來館,如每個月第一個週五晚上的「UNIQLO NYC Nights」免費開放給紐約市居民,然而如果前述問題持續存在的話,一次性的活動當然無法解決和當地社群的距離。

因此,美術館需要經常自省「我們服務的對象究竟是誰」,有什麼障礙需要解決才能讓所有人都感到歡迎?只有排除了這些障礙,美術館才能真正實現對所有人的包容和歡迎。




楊欣儒 Jocelyn Yang

在台灣出生長大、現在在布魯克林生活——主要在美術館教課、偶爾也捏陶。

自紐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CUNY)取得藝術史及美術館教育碩士後,目前於紐約 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擔任全職 Learning Specialist 從事教學工作。過去曾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會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布魯克林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及 Rubin Museum of Art 工作,並於紐約公私立教育機構教授兒童藝術。

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藝術拓展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培養對社會的關懷、也從中發掘自己的力量。2019 年成立平台 ART WITH PANDA 以來,在台北及紐約舉辦實體和線上工作坊,陪伴中文圈的大小朋友們累積對自己的信任,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

圖為辦給學校老師的專業進修活動的共同創作部分。和老師延伸合作不只是分享美術館的資源,也讓我們更了解老師們的期待和需求。

2023|10月號
觀察/楊欣儒談美術館與群眾的共融探索——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為例



分享於